力争年内全市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70%以上居住区实现实效达标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
昨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会上,上海自我加压,提出力争在今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全市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70%以上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
任务紧迫,如何让这项新时尚在上海快速流行起来,成为全民践行的新潮流?上海正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造“看得见”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链条,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
配套健全,“时尚”才被接受
一项潮流的风行,需要孕育它的“土壤”。在上海,这片“土壤”就是从源头分类投放到末端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配套设施体系。有了它,市民就能看清生活垃圾的整个“生命周期”,知道它们都去了哪里,进而明确分类投放的价值和意义,真正认可、认同垃圾分类这件事。
在垃圾产生和投放的源头,上海重点规范分类投放设施设备的配置。截至目前,全市1.2万个居住小区的1.7万多个定时定点垃圾箱房已更新改造了近万个;公共区域,4万余个道路废物箱完成了分类标识的规范。而且,这些垃圾箱房和废物箱在改造后,还新增一项重要功能:箱体上加贴了垃圾分类规则和知识,有些垃圾不知道怎么扔,看一眼图示便能“按图索骥”。
在分类运输及中转环节,上海重点解决垃圾“混装混运”矛盾。针对干、湿垃圾及有害垃圾,上海大幅增加分类运输专用车辆的保有量,到今年年底,湿垃圾运输专用车辆由目前约700辆增加至920辆,有害垃圾运输专用车辆实现每区配备一辆。
分类运输车的“下一站”是垃圾中转站。目前,全市41座大型中转站均已实现“干、湿”垃圾分类转运,到今年年底,市属中转码头的湿垃圾专用集装箱将增至180个,基本满足中心城区中转需求。
针对可回收物,上海通过改造分类中转设施吸引市民主动投放,今年全市将建成8000个回收网点和170个中转站,可回收物专项收运系统由“市场化体系”调整为“准公益性体系”。
全程分类的最后一关是末端处置,上海依旧不松懈。2018年,上海已启动16座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今年,全市干垃圾日均控制量不高于2.1万吨,湿垃圾分类量日均高于5520吨,可回收物回收量日均高于3300吨。
到2020年底,上海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能力将达到3.28万吨/日,干垃圾焚烧能力由目前的1.33万吨/日提高至2.08万吨/日,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由目前的4300吨/日提高至7000吨/日,可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赢得认同,“时尚”才会风靡
在全力弥补垃圾全程分类配套硬件“短板”的同时,上海也在“软件”上不断进行更富创造性的探索实践。
3个月前,家住佳宁花园的李先生打开支付宝时还半信半疑,因为小区“两网融合”站点的管理员告诉他,家里的废纸、玻璃、金属、衣物等可回收物可以通过支付宝变现。3个月后,李先生已经“离不开”这种便捷的垃圾处置方式:确认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下一个回收订单,选择要回收的垃圾种类,并上传待回收垃圾的照片,接下来就等社区回收员上门了。
截至目前,这一平台已经在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和彭浦镇的100多个小区试点,更作为“上海首创”推广到长三角14座城市的3万多个小区,成为大家都喜爱的“新时尚”。解决了“痛点”后的垃圾分类回收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佳宁花园的回收员高贺彩回忆起两个月前刚开始试点的时候,日均有100多斤的废纸混在垃圾桶里,现在日均送去交投站的150多斤废纸,绝大多数是上门回收获得,其中不少都集中在晚上上门,送出废纸的正是刚下班的年轻人。
“人们更容易对熟悉的事物产生好感,要让更多人认可垃圾分类,就应该让垃圾分类的积极结果离投放者更近,最好就在家门口,这样激励更直接、及时。”来自上海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的田冠雄一直在研究绿色账户如何更吸引人。近期在岭南公园等公园和小区内试点的30多套“白房子”就是一种探索。这些写着“别扔了”的可循环物品智能交投回收驿站可分类回收饮料瓶和废旧衣物、报纸、手机,以及过期药品、废旧灯管和灯泡。投放的垃圾称重后,市民可以获得现金,也可以获得积分,在“白房子”旁的“无人超市”里兑换饮料、零食。
持之以恒,“时尚”才能长久
纵观国际先进经验,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流行起来。在申城推进20多年后,这个“新时尚”距离全民践行的程度,客观上还有不小的距离,而这段“疲劳期”恰恰需要拿出比以往更加“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久久为功的坚韧劲”。
“哪有什么窍门?只有坚持!”2013年,昌林公寓业委会主任李磊第一次接触到专做社区垃圾分类的公益组织,面对问题“你认为小区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做好垃圾分类”,他写下了“两年”。结果,用了不到一年,昌林公寓就基本实现了小区生活垃圾的“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也就是严禁有害垃圾混入其他生活垃圾,日常干、湿两分类,鼓励资源回收。如今,6年过去了,该小区总共分出了400多吨湿垃圾。
面对成绩,老李和小区里的热心人却不敢懈怠,和6年前刚开始那样,小区20多名志愿者两人一组“排班”,在指定投放垃圾的时间内,值守在垃圾箱房旁,指导、监督居民扔垃圾。老李坦言,昌林公寓的垃圾分类推了一年后,也有人提出志愿者解散的想法,觉得居民已经可以自觉分类投放,但被劝住:“没人盯,搞不好又打回原形,还是坚持下去吧!”
不少小区光是推行“干湿分离”都费劲,可万航渡路上的静安桂花园两年前就已经实行了“八分类”——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废纸、玻璃、塑料、塑料袋、纺织品和其他垃圾,且坚持至今。桂花园小区楼组长盛新华坦言成功秘诀就是下笨功夫、苦功夫,靠人盯人。“都知道推进垃圾分类减量难,因为这是居民的意识和素质问题,没有巧办法。”盛新华回忆说,桂花园确定为绿色账户试点后,足足用了近3个月时间,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组成的“联合小组”,对居民做挨家挨户的宣传和动员。
2014年8月,桂花园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每天早晨,盛新华和志愿者们会站在垃圾桶的不远处,看着居民有没有分类投放,如果发现没有分类或分得不好,并不指责,而是等他们投放之后,再上前帮他们重新分拣一下;下次碰到,还会先夸赞一下,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分类。就是这么每天不厌其烦地指点、劝说、提醒,居民们最终坚持下来,并成了约定俗成的好习惯。
博学王哲老师认为:虽然申论中已经多次考过这一话题,但依然值得面试考生注意。推荐这篇《打造“看得见”的垃圾分类链条》,非常好的申论和面试素材。
浙江博学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916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4 www.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