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400-0160-999
公众号
微博
小红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辅导资料
辅导资料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言必称“创新”,基层很厌倦
发布时间:2019-07-31 13:05:00    |    发布人: 博学教育    |    点击次数: 1326

在基层采访,常常发现文必见“创新”、言必称“创新”、行必举“创新”。不少基层干部反映,现在一些上级部门好“创新”,各类“创新”政策和做法一个接一个甩下来,然而大多是有名无实的“新概念跑车”,不仅跑不了基层的“路”,起不到推动工作的效果,还给基层平添不少负担。

“创新”不接地气,“寿命”多不长

“区里要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什么‘红色联盟工作法’‘12345工作法’,一套一套的。”东部某省基层干部说,上级部门热衷于搞一些新提法、新政策,实际工作内容和方式并没有什么改变或创新,其实是包装材料、玩概念。

如果说上述这类“纸上创新”多是无用的“文字游戏”,那么,有些颇具“实质内容”的“创新”政策在基层强推,却因脱离实际很是折腾基层。

苏北某镇干部反映,现在农村基层党员学习活动时要求打开App打卡定位,填写所在支部等信息。但很多农村老党员玩不转智能手机,有的甚至用的是老年机,无法完成这类操作。

一些“创新”还动辄冠以“工程”“项目”的名头,耗费很大,收效甚微。近几年,苏北某县为解决劳动力技能缺乏等问题,针对农村地区18至55周岁劳动力推行“四全工程”,开展全员普查、全员登记、全员培训、全员转化工作。该县基层干部反映,这个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在外面打工,没有出去的也会做些小生意,即使人员统计上去了,也少有人愿意参加培训。这样的培训,主办方说得欢,培训对象听不懂,大家笑称自娱自乐。上级为要求确保培训人数,基层只好花钱找人凑数。

粤东某地为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大搞新“政策项目”,要求每个乡镇打造一个上百亩农业基地,每个村要打造一个50亩连片农业基地。“一些镇村原有基础比较差,且不少是边远山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多是老弱病残,搞这么大的农业基地谁来经营?”当地一副镇长表示,这一政策“创新”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难以推行。

基层干部说,“创新”政策犹如“新概念跑车”,跑不了基层的“路”,大多“寿命”不长。2017年上半年,半月谈记者曾在南方某县级市调研,市里刚出台一项“创新”政策,相关内容几乎全市的干部都能背下来。可当2018年记者再去该市调研时,当地已因此项“创新”实在无法施行,换了新的政策。

闭门造车、政绩冲动难出创新实招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政策“新概念跑车”,让基层感到厌倦,让群众感到可笑。脱离实际所造成的错误决策,也将贻误一方发展。有受访基层干部直言,脱离实际的“新概念”政策频频出台,一大原因在于上级部门闭门造车、调研不深。

南方某地干部认为,一些上级部门大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调研,做“闭门造车”“凭空杜撰”式创新,不肯下笨功夫,不愿做老实事,出台的所谓“创新”政策与基层实际相去甚远,不仅不能推进基层工作,严重的还对基层工作带来干扰。

“隔着百里瞎猜病,凭空幻想乱抓药,该解决的突出问题不了解,不切合实际的政策压着干。”一名干部说,基层本来就是“小马拉大车”,还得应付一些不知所谓的“创新”,真的感到心累。

部分基层干部反映,现在不少政策“创新”是政绩冲动所致。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走偏,认为老老实实干工作显不出本事,得不到重视,总希望玩一些花活儿,整出点动静,这样对外有说头,对上好汇报。至于基层有意见、群众有看法,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针对此,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不应看搞了多少政策“创新”,而应看出台了多少切实可行的举措,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最终老百姓是不是有获得感。制定政策时,应先进行扎扎实实的调研,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再决定是否推出。

申论热点 > 时政热点 > 综合知识 > 行测备考 > 面试技巧 

面试视频 > 笔试视频 > 题库练习 > 开课信息 > 大学生村官

分享到:

浙江博学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916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4 www.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