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衷
为应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从“六稳”到“六保”,一系列清晰而有力的信号正在释放。
增强底线思维
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4.3%。消费、投资、出口纷纷面临下行压力。3月份以来,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坚持底线思维,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抓实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是未雨绸缪之举。
2018年,中央多次提出“六稳”,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居民消费受到抑制、投资活动放缓、外需显著萎缩,使得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加大、居民收入放缓、财政收入下滑等问题凸显。关键节点上,中央进一步提出“六保”,强调兜住底线、守好基本盘,审时度势地为推动经济平稳运行把脉定向,是坚持底线思维、着眼全局的关键部署。
更加积极有为
从“六稳”到“六保”,中央应对疫情的部署更具针对性,更加积极有为。
保就业是首位要求。各地进一步采取举措,确保安全有序复工返岗,支持企业减负稳岗,发力多渠道就业,优先吸纳贫困地区劳动力务工就业,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如四川聚焦“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目标,排查贫困户就业需求,帮助贫困户与企业对接。
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疫情对民生的影响才会降到最低。各地各部门强化对困难群体救助措施,做好兜底保障,阶段性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扩大保障范围。
各地各部门出台措施保粮食能源安全,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我国食品、药品、基础工业品、基本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有序运转,生活必需品、医疗物资、电气水热等基本供应总体平稳,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复工复产无原料能源之忧。
不少企业面临的空前经营压力,亟待化解。政策组合拳力保市场主体有序复工复产,帮扶企业渡过难关。针对企业面临的债务偿还、资金周转和扩大融资等迫切问题,一些地方适当减免小微企业贷款利息,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部分商业银行为企业办理票据贴现服务,帮助解决采购原材料的资金问题,为企业正常经营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
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挑战不小,一系列应对举措也随之出台: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复工复产;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强化产业上下游、跨行业协同生产;在开放经济体系中,打造新的国际合作增长点……依托完整产业体系优势,我国以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
在保基层运转方面,针对一些地方财政受疫情影响较大,中央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确保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稳中求进,危中寻机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稳中求进,危中寻机。会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会议还把扩大内需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从释放消费潜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加以强调。
新部署下,基建投资由此步入“快车道”,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工。河南、云南、福建等省份推出重点项目投资计划,2020年度投资规模稳中有进。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基建投放主要流向“新基建”和民生领域。“新基建”着眼未来产业布局,为城市打造智能革命时代的基础设施。而民生领域的投资则对应此次意外冲击暴露的公共建设短板。仅贵州4月初集中开工的有关路网、水网、电网、地下管网、油气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六网会战”项目就达351个、总投资637亿元。
文章来源《半月谈》
浙江博学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916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4 www.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