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祥
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加车村的农民在收割水稻-杨文斌-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于2月21日公开发布,主管部门进行了权威解读。爱思考的“三农”工作者和热心者们可能要问,既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似乎应该“高大上”一点,为什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是对扶贫、粮食安全和农村厕所革命等熟悉的“三农”问题提出政策措施和要求?
更好解决“三农”问题
把握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好“三农”问题之间的关系,是理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个关键。
我们党提出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来,解决了许多极其棘手的“三农”问题,如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废除农业税,解决了农民不合理负担难题,彻底打破了历史上每个朝代“皇粮国税”改革一次农民负担加重一次的“铁律”。再如脱贫攻坚,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在望。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三农”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也不是所有“三农”问题都可以一次性解决。脱贫攻坚解决了贫困农民“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解决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条件和能力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脱贫农民和地区成规模返贫又可能成为新的“三农”问题。为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但细项政策可以调整优化,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从这个角度来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要更高水平地解决一个又一个的“三农”问题。
粮食安全要年年抓
粮食安全一直是重大“三农”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存在,在新征程中也不会一次性完全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的,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粮食连年增产或丰收,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这不容置疑。但是,粮食供求形势在发生急剧变化,决不能掉以轻心。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由前几年的结构性相对过剩向偏紧转变,去年我国粮食进口总规模超过1.4亿吨,创历史新高。高价位运行的主要食品价格,让居民食物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不降反升。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食物消费升级,粮食需求不仅总量会增加,而且结构会发生深远变化。所以,用于粮食生产的农业资源不能减少,至少要稳定,最好能增加;在粮食增产和丰收中贡献潜力巨大的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需要进一步发挥作用,这正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对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所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打好种业翻身仗,以及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的价格支持、补贴和农业保险等政策,都是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有效措施,要更好落实,绝不能削弱。
加快农村现代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加快农业现代化,而且要加快农村现代化。
什么是农村现代化?国际上只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现代化这个概念,更没有成熟系统的经验借鉴。我国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才清晰地提出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内对农村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还严重地滞后于实践发展。怎么办?只有从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城乡差距等突出“三农”问题切入,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让实践给理论提供素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的之一就是要避免农村萎缩和空心化。但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必然会带来一部分村庄消亡和大量农村人口转移,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农村现代化,不是把城市复制到农村,也不是不让农民分享现代文明生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村庄规划、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心就是让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加快农村现代化,就是要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取得更大实效,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
从今年开始,整个“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之一是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在县域范围内实现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力争在县域内让农民和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标志之一就是可以让农民在县域内自由地选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当然,社会上可能有“三农”问题热心者提出质疑,为什么是县域层次上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而不是省级甚至全国?实际上,这是下一个难题。切实解决好“三农”一个又一个难题,就是农村现代化整个过程的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引入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和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必将一步一步地完成。(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半月谈
浙江博学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916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4 www.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