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400-0160-999
公众号
微博
小红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辅导资料 » 时政热点
辅导资料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新闻: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青少年遭遇“四无”心理风暴
发布时间:2021-04-13 10:28:42    |    发布人: 博学教育    |    点击次数: 1187

社会稳定、物质丰裕、父母关爱,心理问题发病率、自残与自杀比例却连年增长。这代孩子怎么了?

半月谈记者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全国若干省份调研发现: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出现,这场以“四无”为典型特征的心理危机如同风暴席卷而来。

学习无动力,厌学情绪多

数年前,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披露,北京大学一届新生中有超过30%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过去,厌学情绪更多出现在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但近年来,越来越多成绩良好甚至优秀的学生也出现了类似问题。研究人员分析部分全国重点中小学的案例发现,这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孩子们不缺物质和眼界,但内心却认为考上名牌大学是为满足家人和社会的期待,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容易爆发心理问题。

“很多家长会把厌学和青春期叛逆混淆,忽视了厌学背后隐藏着孩子对自我的厌弃,特别要警惕这种趋势向更低龄的孩子蔓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蔺秀云指出。成长过程是青少年形成自我意象的过程,如果过度依赖单方面的学习成绩因素,会导致学业遇挫时就主观认定自己是失败的;父母如果给予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和过高,孩子会感觉“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不能达到父母的期待”,加深对自己的悲观失望情绪。

研究发现,疫后复学期间暴露出较为集中的心理危机事件,重要导火索是长期居家学习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父母的苛责加固了孩子糟糕的自我意象。例如,初二学生小张在线课程开始后三周,出现沉迷网络游戏、缺课、不完成作业等行为。返校复课后,小张在班级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经常因身体不适而请假,上课睡觉,作业拖沓,与同学相处易激惹。南京市鼓楼区一位心理教研员说,学校家访发现该生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严苛,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言语之间的贬损较多。

真实世界无兴趣,断网就闹自残、自杀

因为父母砸了自己的游戏机,一位网友自杀并在遗言中写道:“妈妈问我,你喜欢什么,喜欢打游戏?对啊,我就是喜欢打游戏啊。”“可惜,我赖以生存的动力,在我父母眼里什么都不是。”

深圳初中学生小敏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对着电脑,父母一干预,她就以自残相威胁。为了逃避父母的监管,她申请了多个QQ号,用不同的身份在网络上社交。后来发现,她的网上社交群里有四五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她们互相传播消极厌世的情绪,并且相约自残。

因手机、电脑引发的自残、自杀事件近几年并不鲜见。网络依赖加剧的背后,是青少年逃避繁重学业,逃避真实世界的心理需求。

辽宁、陕西、四川、江苏、湖北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有19.7%的青少年有手机依赖倾向,平均每天使用时间约5.8小时。研究表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刺激促使多巴胺分泌形成愉悦感,但这种愉悦感会使人丧失对其他活动的兴趣。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如果秉持这样的心理和习惯,将减少其与真实世界的链接。社会学奠基人涂尔干在《自杀论》中分析,人和社会、人和社群之间的联系纽带愈发松弛时,人们就容易很“利己”地为自己考虑,选择自杀者更多的是“利己”思考者。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依赖还带来网络霸凌行为激增。一款名为“迷你世界”的网络游戏因涉黄被勒令下架,引发以小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玩家不满,他们在QQ群、B站等网络平台发布大量辱骂言论。同时,“迷你世界”因涉嫌抄袭另一款游戏“我的世界”,其玩家被“我的世界”未成年人玩家骂称“迷你狗”。广州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洛说,他们甚至会在同学群里围攻“迷你狗”直到其求饶,并发誓再不玩“迷你世界”。

网络依赖与网络霸凌互为因果,共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刘正奎分析,过去受到欺凌的孩子可以通过回家和独处躲避这样的侵犯和骚扰,现在网络霸凌却能随时随地发生。

社交无能力,宁可跟机器人动感情

一人份外卖、迷你KTV、宠物直播、个人定制游……近年来,独居青年数量日益增多,“孤独经济”应运而生,这固然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婚恋家庭社交观念急剧变化息息相关,但也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了年轻人自闭式社交的泛化。愈演愈烈的社交恐惧症背后,是孤独感泛化、低欲望心态的蔓延。

“人工智能化社交”在青少年中出现。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长时间接触网络,自己又很难给予长时间陪伴,就为孩子找了网络替代品,如小度、小爱、Siri等智能语音机器人。有位小学生家长发现,自家孩子跟父母多说一句话都嫌烦,有时却跟机器人谈心,在房间里一聊就是几小时。

在网络上网友常会发现,青少年对“纸片人”(书籍、动画片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珍视尊重,却对“真实人”(扮演作品的演员、社会事件中的普通人)恶语相向,动辄进行网络霸凌,宣判其社会性死亡。这种“共情”对象的错位,进一步折射出在很多人的心理层面,现实与虚拟界限已经模糊不清。

值得关注的是,疫情导致社交隔离,带来了青少年娱乐方式、社交方式的改变,影响深远。比如,游戏代替看电影和逛街,短视频代替长视频。一旦熟悉了快节奏、强刺激、随时随地等娱乐方式将很难逆转,就像看惯了电视电影后很难适应戏曲、戏剧的慢节奏。有专家分析,社交技能的学习是青少年时期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但社交隔离不仅损伤了社交技能,还因为网络依赖加剧形成“不当补偿”,进一步带来生活作息和习惯的改变,或将导致下一代年轻人面对面的社交变得更少,生活变得更“宅”。

生命无价值感,枯竭感过早到来

经合组织每3年进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涵盖了7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万名15岁青少年。PISA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每周近60个小时用于学习,接近世界第一,但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排名倒数。

为什么感到不满意?不妨看看这代孩子的生存环境:为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家长逼迫孩子过早投入学业竞争;学校教育实施高强度、高频次评价(考试),给学生带来很强的挫折感甚至是枯竭感;在家校之间的弦已经绷得很紧的同时,社会职场的高度竞争导致成年人自身的心理健康敲响警钟,进而加剧亲子关系恶化……

焦虑漩涡之中,孩子正在被要求从一个“正常者”变成“超常者”。最近,青少年“空心病”成为一个舆论热议的话题。“空心病”这个词是3年前在网络上由心理学专家提出,特指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找不到意义感和价值感的时候,那种行尸走肉般的生存状态。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认为,物质层面充分满足,精神上供养不足,导致心灵的枯竭感过早到来。

“危机心态转向危机行为之间只隔着薄薄的一层窗户纸。”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方新坦言。厌世的心理状况与抑郁症相似,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其都没有效果,自杀意念源于不知道为什么要活下去,缺乏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支撑。

此外,心理敏感期的青少年极易受到环境影响。疫情期间,从各地反馈数据看,从自残、自杀甚至弑亲的极端行为,到抑郁、焦虑症等中等程度问题,再到厌学等较为轻微的心理问题,都呈现出大幅增加的态势。南方某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发现在过去一年里经常考虑自杀的同学有2345人,占4.6%,认为自己将来非常可能实施自杀行为的同学有320人,占0.6%。

 

来源:半月谈

申论热点 > 时政热点 > 综合知识 > 行测备考 > 面试技巧 

面试视频 > 笔试视频 > 题库练习 > 开课信息 > 大学生村官

分享到:

浙江博学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916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4 www.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