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400-0160-999
公众号
微博
小红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辅导资料 » 时政热点
辅导资料
公务员申论热点:“面膜鸦片”如何避免掉入“美丽陷阱”
发布时间:2016-08-01 10:46:11    |    发布人: 博学教育    |    点击次数: 2783

日前,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专门针对网售面膜产品非法添加问题的监督性风险监测结果。经过筛选和甄别,工作人员从各大电商平台和一些微信卖家处共购买了各类功效面膜137个,对化妆品中的禁用物质糖皮质激素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网售面膜产品的安全性不容乐观,有33个面膜样品检出非法添加了糖皮质激素,占总抽检样品的24.1%。据了解,一些违规添加了糖皮质激素的面膜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速效美白、嫩肤的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人体皮肤会产生激素依赖症状,停用后反而会加重皮肤问题。因此治理好面膜网络监管,尤为重要。

模拟题

白纸黑字的抽检结果,又一次坐实了“网售商品”不甚靠谱的固有印象。面膜鸦片当中的糖皮质激素,对于人体的皮肤是很有坏处的,因此针对于网上出现的鸦片战争,我们该如何进行看待?

此次面膜抽检之所以引爆舆论场,最大的看点当然在于被称为“面膜鸦片”的糖皮质激素。经由这一生动而形象的概念转化,原本生僻复杂的专业词汇,一下子被公众所理解、所熟识。这之后,人们自然而然生会生发出一种心有余悸的恐惧感……的确“面膜鸦片”的存在,最直观暴露出网售面膜的乱象之深。然而,借由此事所折射出的,网售化妆品、乃至于所有网售商品的系统性风险,显然远不止于此。

合理的逻辑猜想在于,一个敢于肆无忌惮添加违禁物的产业,势必可以做得更多、走得更远。试问,花样繁多的网售面膜,是不是符合相关国标中的其他要求?比如说包装是否规范,有毒物质、菌落数量是否超标等等——倘若对网售面膜进行一次全方位、全覆盖的抽检,结果想必会更不容乐观。令人尴尬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购买行为通过电商平台发生,所谓的产品标准、公共监管却未能充分地与之匹配。在此背景下,网售产品的品质注定很难保证。

“面膜鸦片”大行其道,无疑再一次提示我们,那套线下的治理经验、治理手段和治理成果,未必能够对线上的销售者产生足够威慑。如果不能适应电商模式而设计出专门的准入许可以及登记备案制度,更多不合格、不合法的产品将继续堂而皇之地售卖下去。而且,随着网售产品“讲故事”的技巧越发纯熟、往熟人圈子的渗透愈发深入,其与生俱来的风险只会被继续放大。现实如此,便越是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尽早行动,拿出一揽子成熟的解决方案。

先有公共监管和网购模式的结构性矛盾,才有诸如“面膜鸦片”的诸般恶果。明乎此,我们更该看到“个案”之中的共性,并以此为起点,尽早开启系统性的全面治理。

当前,无论网络还是实体美容店所主推的面膜,许多都号称具有快速美白、嫩肤等功效。这当然属于夸大宣传,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事实上,许多含有糖皮质激素的面膜,短期内的确可以起到一定的美白和嫩肤作用。这是因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消炎、消肿、抗敏等功效,能迅速减轻面部的炎症、水肿、过敏等反应,特别对于皮肤病或皮肤损伤,短期效果往往较好。

这样的效果对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许多消费者看不到背后的风险,好处一目了然,药物的毒副作用反倒成了不确定的风险。退一步讲,即使消费者看得到风险,也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用一用也无妨,让自己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看上去更美,似乎值得为之冒险。

但这类面膜所潜在的风险显然不容低估。糖皮质激素属于处方药,且毒副作用较强。譬如,它具有依赖性,只要使用过几次就不能随便停用,否则就会产生更严重的炎症或其他不良反应,医学上称之为“激素反跳现象”,医生减量这类药,需要进行精确策划和观察。此外,它还具有其他多种不良反应,不具备用药指针,没有排除禁忌症,医生不敢轻易使用这类药。

对于这类假面膜,当前主要按照化妆品来监管。因为商品本身属于化妆品,只不过它添加了不该添加的药品而已,且按化妆品监管也不缺乏依据,《化妆品卫生规范》明确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糖皮质激素,对于违规添加也不缺乏罚则。因此,将之当成化妆品监管具有合理性。

但另一方面,既然面膜上带有糖皮质激素,按药品监管也并非不可以。首先,使用这类面膜,其效果与外敷糖皮质激素类药无异。其次,其他领域违规添加的药品多起辅助作用,但面膜上的糖皮质激素则起主要作用。某种程度而言,带药的面膜是一种独特的外敷给药途径,和其他外敷或内服途径没有本质区别,站在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假药的角度,将其当作假药看待似乎更为合适。

更重要的是,纳入不同的监管范畴,无论监管方式还是处罚力度都大不相同。若按化妆品监管,就会按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来处罚,其震慑力要差不少;相反,若按药品监管,销售这类面膜可等同于销售处方药,监管的重视程度更高,过程更严密,处罚力度更大,这有利于净化美容市场,避免消费者掉入这个“美丽陷阱”。

 

分享到:

浙江博学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916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4 www.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