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1 日,上海浦东新区乾景雅园小区门口,小区负责团购的“团长”(中)和保安核对送货员的健康码 金立旺 / 摄
苏北
放眼2022,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幅严峻的图景。
这个世界,已愈来愈难以认知它清晰的模样。全球疫情阴霾不散,各国防控难言终结;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贫富分化难以逆转;百年巨变风险重重,人类前途晦明不定……
日常生活,正在给广大百姓带来愈加真切的重压。就业、育儿、求医、养老……种种焦虑感、无力感和迷茫感纷纷扰扰汹涌而来。
找一个支点撬起生活,这支点在哪里?
主体意识的生长,让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奋发起来
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体。主体意识的生长,正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自由萌发和系统建构。
我们是否都具有充盈的独立自强的主体意识、能够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主体自由和主宰自己前途命运的主体能力呢?显然,这还是一个问题。
首先应当反思的是,如何突破传统社会化机制的束缚,为主体性的成长开拓更开放更广大的空间?教育是起点。教育的意义,本在于焕发孩子们的自我觉醒意识,开拓其独立成长机会,提升其自主选择能力。而现实却多有背离。在家庭中,他们所接受的被激励的,多是“乖孩子”教育,在“直升机父母”“割草机父母”面前享受着也痛苦着过度保护。在学校里,他们则常常被要求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努力成为格式化教学、标准化答案和同赛道竞争中的“好孩子”。独立意识的孱弱,质疑精神的忽略,创新发展思维、团队合作意识、社会情感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缺失,致使不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一个个单向度、封闭性的成长茧房。从这种“半人教育”中走出来的缺乏自主性锻炼的各路“做题家”们,踏进社会,凭什么去经历风吹雨打、去迎击惊涛骇浪?
我们都是国家的公民。公民素养的修习,公民人格的塑造,公民精神的高扬,是支撑社会主体成长的基石,是滋养主体意识发育的能量。
盛行多年的全能型政府、总体性社会已在深刻的变革之中,但其在人们心理上尚留有深深的烙印,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过度干预,民众对政府管理服务的过度依赖一时还难以根除。
哪一个政府都难称全能,每一项权利都需要彰显。公民素养,指向的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地的是公民的公共参与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保障民众更多地享有改革与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前提是促进、激发民众在改革与发展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感。
每一个个体,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环顾周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社会巨婴”,或任性妄为,极度自私自恋;或无尽索取,难以独立生存,实为世人所不屑。“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若是谁都寄望于别人挺身而出负重前行而自己心安理得坐享其成,这岁月何以长此静好?
每一个公民,都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积极呼应国家治理的决策,切实遵循公共生活的准则。同时,还当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努力捍卫公民的合法权利,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理性表达个人的利益诉求,实现自我的生活价值。在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中,自由与秩序的有机契合中,建设全面进步的现代文明和共享尊严的体面生活。那些面对强权霸凌选择逃避隐忍甚而谄媚逢迎、身属困难群体选择自暴自弃甚而相互踩踏的个体行为,则是对破坏法治行为的纵容,对现代公民精神的自弃。
生活意义的追寻,让每一页日常的平凡都焕发光泽
主体性的本质,在于对生活意义的追寻,对生活价值的坚守,为生活愿景的奋斗。
人生完满时少,缺憾处多。看人类安全,有自然灾害、生物病毒、地缘冲突、经济危机,看社会交往,有尔虞我诈、倚强凌弱、身份歧视、竞争内卷,这都是生活的本来面目。理性的抉择,便是接纳生活,奋斗生活,赢得生活。我们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也无法将泥沙俱下的生活过滤纯净,苦难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沉湎于高蹈于梦想的虚空里、大词的装潢中和一厢情愿的虚构中,并不能长久掩饰我们心灵的空虚和迷茫。
苦难在磨砺我们意志,生活在哺育我们成长。想当初,汶川地震现场,震撼人心的抢救告一段落,最悲怆的一幕已经落下。在一片死寂之中,一片废墟之上,笔者读到一篇《又见炊烟》的新闻,又一次被深深震撼:生命不会屈服,希望不会死去,生活还在路上。
马克斯·韦伯说过,“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说的是人类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每一次灾难,于人类都是生命的一次淬炼、心灵的一次洗礼,都是我们对生活本质的一次再认识、向未来目标的一次再出发。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曾经阐释过:你所历经的那些苦难,终会成为你生命的意义。你知道了自己生存的意义,你就能坦然面对前方的任何挑战。
许许多多普通的人们,纵然注定回避不了人生中的种种困苦、风险和灾难,但他们心里点亮着一盏灯,这就是生活,所以能默默承受,也无比坚韧;前方飘动着一个梦,活着有奔头,于是就全力打拼,不息抗争。
看一看媒体曾经报道的浙江余姚梁弄镇菜市场上摆摊谋生的陈慧,生活中历经磨难,3岁被父母送人,直到13岁又回到父母身边。高中毕业后,因为生病须终身服药,27岁远嫁浙江,40岁离婚,独自带着孩子生活至今。她没有被苦难压倒,始终对生活一往情深。摆摊,维持了日常生活的体面;写作,滋润了精神世界的葱茏。她的作品《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世间的小儿女》出版了,人也“出名”了。陈慧以童年的苏中平原和远嫁的浙东小镇为背景,描画其养父、养母、邻居等,以及在小镇菜场中摆摊时遇见的、在人世间匆匆相逢的各种人的命运,记录下生命的无奈和庄严,卑微与贵重。她说:文字是结结实实的东西——也就是这点结结实实的东西,歪打正着地炼成了我的骨骼。
陈慧有自己的生活哲学:普通人的一生,无论怎么迈步,总会有所得有所失。人到中年,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信念支撑着,即可。其余的,一律是纠 缠。在底层社会中,“陈慧们”艰难地生活,坚强地生活,热爱在其中,快乐在其中,生命的光泽也闪烁在其中。
共同体文化的锻造,让每一程社会的前行都更有力量
个人主体意识渐渐苏醒,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时代的呼唤。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其中个人主义的勃兴,也衍生出原子化、陌生化、丛林化的社会乱象。
其实,生活中的主体,指向的是个体,也是社会,是自我,也是我们。组织化、合作化的主体,就是一个个共同体,它将拥有更大的力量,也可以走得更为久远。
疫情漩涡中的上海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奋起抗疫的人流中,学校教师、企业白领、媒体编辑、全职妈妈、专职社区工作者……许多不同职业身份的人扮演起了一个个“团长”的角色,开辟了一条条“团购”的战线。以“上海团长”领军的集体自救,帮助人们找回城市成长中那一股坚韧的力量,找回了居民生活中那一份充足的自信,也找回了一个个社区中那一缕久违的家园文化和公共情怀。这是主体意识的高扬,共同体力量的显示,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文本。
抗疫实践再一次启示:在政府和个人之间,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链接起来的社会,可以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实现与政府更为有效的协同共治。这是一种特别宝贵也应当倍加呵护的治理资源。显然,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加快培育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共同体力量,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探索更为多样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参与协商民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构建体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善治”格局,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
共同体的培育,也是一种新文化的建设。千百年来,我们曾经倚靠的是宗族社会,奉行的是差序文化。进入当代,建设的是单位社会,支撑的是集体文化。迈入市场经济,开始盛行的是互惠社会,流通的是人情文化。如今,我们要建设的是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如何去建构一种彰显现代文明的共同体文化呢?
共同体文化的培育,重在社会资本的涵养和积累,重在信任意识的奠基、平等理念的普及,还有和谐关系的构建、合作精神的倡扬。亦如抗疫中展示出来的“上海团长”热心服务他人的奉献意识,主动参与管理的专业精神,还有上海市民承续商业文明传统的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和合作品格,我们可以从中领略这座超大城市社会资本发育的无穷潜力,也可感受基层社区自治创新的蓬勃活力。
生活的支点,就是在我们心中应始终抱持的生活的意义、价值和信念,就是在我们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中应始终葆有的独立的主体意识、刚健的主体精神和坚强的主体力量。
来源:半月谈
申论热点 > 时政热点 > 综合知识 > 行测备考 > 面试技巧
面试视频 > 笔试视频 > 题库练习 > 开课信息 > 大学生村官
浙江博学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916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4 www.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