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客送礼竞相攀比,收请柬变成“交罚单”,是当下不少地方群众的头疼事。在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亲朋之间无论何种宴请都不送礼不收礼,且红白喜事从简操办,形成人情负担轻、文明新风浓的局面。如此好风气从何而来?
新风起乡野:“请客收礼”变“请客退礼”
石城县是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客家人热情好客,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婚丧嫁娶、搬家乔迁、生日祝寿等酒席日益增多,送礼金额和酒席规模节节攀升。当地群众诙谐地把收到请柬戏称为收到“罚单”。有受访群众表示,左口袋进,右口袋出,互相攀比之下,人情和经济负担都很沉重,“可谁都不愿挑明”。
屏山镇长溪村退休老党员赖德水是石城县第一个在正式场合中提出“请客不收礼”的人。在给自己举办70岁寿宴时,赖德水在请柬里留下一句话:“来了即是心意,喝酒不必送礼。”
长溪村党支部书记赖小滨回忆,许多村民心怀疑虑,仍习惯性送红包。结果赖德水在寿宴结束后将礼金一一退还。
老党员“开风气之先”的举动引发村民热议,有人批评赖德水“坏了规矩”,可更多人夸赞他“化繁为简,方便生活”。“请客不收礼”的思想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
在老党员、老干部的参与和示范带动下,长溪村于1997年成立赖氏宗祠祠务委员会,祠委会成员带头“请客不收礼”,随后在宗祠后裔中推广,要求亲朋好友带头响应。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效仿,免礼范围不断扩大。
政风带民风:“不送不收”+“节俭办席”
“请客不收礼”的新风穿越长溪村,吹向石城县。石城县开始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改革,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制度规范,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结合客家宗祠维系亲情、传承文化的独特传统,石城县探索“党建+祠委会+乡风文明”治理模式,推动各村将“请客不收礼”纳入村规民约,使其成为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乡风民俗。
石城县全民践诺,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
“免礼范围从祝寿、升学、开业,逐步延伸到乔迁、结婚、丧事等所有类别,不收礼对象则从非亲戚逐步扩大至联系不密切的亲戚,直到面向所有宾客。”石城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石城县还倡导群众节俭办宴席,杜绝请客攀比和餐饮浪费。屏山镇亨田村村委会率先成立“喜事新办”和“丧事简办”两支服务队,引导村民节俭设宴办喜事、文明庄重办丧事。亨田村村民事务理事会会长黄小红说,“丧事简办”服务队成立后,村民办一场丧事大约只需两万元,比以前省了三四万元。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石城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控制宴请档次和标准,不上高档烟酒,推广本地菜肴,减少不必要的餐饮浪费。据统计,平均每场酒席节省1.8万元以上,每户每年红包支出减少6000元以上。
文明促振兴:新习俗触发“链式效应”
观念一变天地新,“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的新习俗触发起链式效应。如今,石城县既保持红白喜庆摆宴请客的传统,又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形成“请客不以礼金多少来衡量亲情友情”“少了金钱味,多了人情味”的共同理念。
石城县纪委常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温衍明说,新习俗既免去领导干部不得不随礼的顾虑,也铲除借请客之名收受“红包”、行贿受贿的土壤,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奠定坚实基础。
在提倡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的村规民约引导下,石城县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少乡贤能人开始聚力家乡建设,投身公益事业,回馈乡邻。比如,长溪村赖氏宗祠成立奖学金基金会,乡贤自发捐款100万元,奖励扶助本村优秀大学生及贫困生;亨田村致富能人捐款支持本村建设,助力村委会重点围绕“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开展公益活动。
来源:半月谈
申论热点 > 时政热点 > 综合知识 > 行测备考 > 面试技巧
面试视频 > 笔试视频 > 题库练习 > 开课信息 > 大学生村官
浙江博学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916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4 www.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