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村里来了驻村干部!”自打赢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上级部门派驻党员干部到扶贫一线,担任第一书记、扶贫队队员等职务。为了防止扶贫干部“驻村”不住村、“挂名”不干事等现象,各级文件对驻村扶贫干部管理进行了规范。每周“五个白天、四个黑夜”基本成为驻村干部的工作常态。部分驻村扶贫干部向媒体反映,一味地住村有时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工作成效,过于苛刻、僵化的住村指标反而容易绑住他们干事的手脚。
【公考角度博学解读】
[提出观点]
应该说,为了确保艰巨而又紧迫的驻村扶贫任务及时、保质完成,同时也为了遏止一些扶贫干部虚于应付、挂名不干事、混资历等现象,上级部门对驻村扶贫人员进行相应的制度规范,是一种必然。但是,凡事过犹则不及。如果这些监督管理制度被制定得过于机械,抛却实施扶贫措施的根本宗旨和目的,单纯为让驻村扶贫人员待在村子里而死板执行,就会失去其真正意义所在。
[综合分析]
事实上,驻村扶贫人员的根本目的不是住村,而是利用住村的机会,深入透彻了解民情,进而结合民需,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背后单位和机关的组织优势,把以往当地群众无法了解和接触到的信息、项目、资金等引进到所驻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这就需要驻村扶贫人员要对摸透民情的基础上,适时准确地通过跑外联等方式把相关扶贫资金、项目带回村内。
就此而言,实施每周“五天四夜”住村制、天天网络打卡签到签退等制度,无法使上述目标有效实现。这些方式,更多时候会把驻村扶贫人员禁锢在村内碌碌无为,很多项目、资金,不走出去招引、争取是无法到手的。
反过来讲,一些地方长期用所谓的驻村指标绑住驻村扶贫人员,根本上还是扶贫懒政和扶贫不精准。一方面,这样的制度让考核督导变得容易了,但却羁绊了扶贫驻村人员真正能量的发挥;另一方面,精准扶贫不但包括对贫困人员识别、贫困政策出台、帮扶项目实施的精准,也包括对驻村帮扶人员制度管理的精准。如果连扶贫驻村人员的管理制度都难言科学,甚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味道十足,又如何有效取信于民?
“住村指标绑架驻村”,不仅有损驻村人员扶贫的积极性和灵活度,更伤害了群众对扶贫政策的认可度。面对各种“住村指标绑架驻村”的情况,不能出现社会和基层呼吁改变已久,有关方面却视若无睹,迟迟不进行纠正,甚至愈演愈烈的情况。破除精准扶贫中的形式主义,亟待相关部门对类似“住村指标绑架驻村”的不科学管理方式进行常态发现和清理。唯有如此,才能管住人、管好人,激发内在动能,落实好相关扶贫政策和要求。
[参考对策]
既保证驻村干部工作的灵活度,又杜绝“假驻村”“假扶贫”,可以考虑在通过修改现有制度,放松准村天数、打卡考核天数的基础上,通过详细检查驻村扶贫人员民情日记、办事日志的方式,了解工作进度。然后,督导部门通过书面查验和相关情况找当事人等核实等方式落实真伪。最重要的,要在每季度、年度对驻村人员所办实事进行跟踪核查,给予扶贫效果评价和奖惩。这些做法,虽然会提升驻村督察机构和人员工作难度,增大他们的工作量,但却行之有效,可以有效避免扶贫工作僵化。
申论热点 > 时政热点 > 综合知识 > 行测备考 > 面试技巧
浙江博学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916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4 www.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