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400-0160-999
公众号
微博
小红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辅导资料 » 申论
辅导资料
【申论热点时评】发展社会经济 保障民生福祉
发布时间:2022-12-28 13:15:33    |    发布人: 博学教育    |    点击次数: 1674

      【热点背景】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全社会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终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只有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才能真正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提出观点】


  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把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至关重要。要全面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越是特殊时期,越要聚焦民生关切、注重改善和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


  【综合分析】


  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悠悠万事,民生为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透过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民生工作的着力点和侧重点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一件件稳中求进的工作部署,一个个清晰明确的任务目标,都是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展现出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加,其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便会出现矛盾,此时正是需要各级干部工作者,做好民生工程,当好“服务者”,但近年来一些不以民生为重的做法仍然存在,办事跑断腿,流程不清晰,百姓想办业务却叫苦连天;贷款审核多,多环节卡扣,企业家为了盘活产业而无可奈何;空喊口号,蓝图规划得一片大好,却因硬件不足难以开展等问题。细解民生意义,是为民生活所需去考虑;深察群众所求,不是标准化、绝对化,而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不同。


  【参考对策】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健全各类人群收入调整增长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确保物价基本稳定;


  三、社保是民生之基。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为人们创业奋斗解除后顾之忧;


  四、稳定才能发展,稳定才能保障民生。要深化基层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制;要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要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基层综治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严密防范、依法惩治违法犯罪,优化市场发展环境;要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利益诉求;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想获取更多公考资讯、资料干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博学公考”

微信咨询:18072923593 (王老师)      18072923682 (徐老师)

 

 

分享到:

浙江博学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9167号-1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4 www.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